2009年9月12日 星期六

課程大綱


  • 課程名稱: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(126 U1100)
  • 教室:編目室
  • 學分數:3學分
  • 開課理由
    Houser and Lazorick早在1978年即指出統計學的知識對圖書資訊專業人員而言,不僅是助益,更是必備技能[1] 。資訊專家(information professionals),不僅是研究資訊的消費者,更應是優質研究資訊的生產者,而不論是研究資訊的消費或是生產,統計技能都是必備的。資訊專家,不僅是優質服務的提供者,更應是優質服務的設計者;而不論是服務績效管理、顧客滿意經營、資料探戡、顧客關係管理、知識管理,統計知識都是非常相關且必要的。事實上,統計學和圖書資訊學的基本原理是相通的,都是探索「關係」,都是研究「相關」。
  • 課程目標
    21世紀是資訊世紀,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的學生肩負研究資訊、掌握資訊、傳播資訊的使命,而資料處處皆是,有待加值使成資訊,有待創發使成知識,本課程即在培養同學具備統計觀念與統計思維(statistical thinking),掌握資料,析為資訊,演成知識。
    透過本課程的學習,同學可以:
    1. 熟悉量化研究與資料蒐集的程序;
    2. 掌握資料的特性與統計分析的方法;
    3. 熟諳敘述性統計分析之方法與圖表之製作與解讀能力;
    4. 了解推論統計之分析方法與圖表之製作與解讀能力。
    課程設計概念,詳見下圖所示。


    圖1:課程設計概念


  • 課程特點
    在內容上,結合量化研究方法與統計分析方法;在方法上,結合個案實做與相關圖書資訊學文獻閱讀與評論。


  • 使用教材
    邱皓政(2008)。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(基礎版):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。台北市:五南。2008/03/13 (1版 4刷) 定價650
    邱皓政(2008)。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: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(3版)。台北市:五南。SPSS12中文視窗版 定價850
    課程投影片
    課程指定參考書


  • 成績評量
    課堂參與 10%
    演練 45% 個人作業
    文獻選讀 20% 分組報告(至多三人一組)自選一篇、指定一篇
    期末專題 25% 分組報告(至多六人一組)

    統計如果不練習是不可能會的,所以每種統計分析方法都要實際跑一次,所以幾乎每週都會有作業,既然要修統計,就是要自己會,所以當然是個人作業。統計是工具,是手段,目的是要解決問題,是要提供決策資訊,所以本課程的作業要求不是只跑出統計報表,還要能解讀,能詮釋,而且要以符合論文寫作規範的表格呈現(本課程預設以APA Style為論文寫作規範),所以每次作業可能要花相當多的時間。

    在學術研究時若能參考他人的研究設計和成果呈現方式,可以發揮標竿學習的效果,所以本課程搭配文獻選讀,挑選優質期刊文獻,解析其研究設計與統計分析、結果呈現方法。

    期末專題報告是實做,自選一研究主題由資料蒐集或採用現有統計資料,應用本課程所學統計分析,進行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。


  • 參考書目
    Anderson, A. J. B. (1989). Interpreting data: A first course in statistics. New York: Chapman and Hall. (QA276.12 A42 1989)
    Hernon, P. (1989). Statistics for library decision making: A handbook. Norwood, N.J.: Ablex. (Z678 H55 1989)
    Hernon, P. (1991). Statistics: A component of the research process. Norwood, N.J.: Ablex. (QA276 H483 1991)
    Rees, D. G.. (1989). Essential statistics (2nd ed.). New York: Chapman and Hall. (QA276.12 R44 1989)
    Tufte,E. R. (1983). The visual display of quantitative information. Cheshire, CO: Graphics Press. (QA276.3 T83 1983)

  • 附註:
    [1]Houser, L. J., & Lazorick, G. J. (1978, Winter ). Introducing a Significant Statistics Component into a Library Science Research Methods Course. 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Librarianship, 18(3), 175-192.

沒有留言: